警惕新型诈骗!收到这种“银行卡”立即剪碎

_哔哩哔哩_bilibili 2025-07-22 19:52:33 来源: 原创

收到这种“银行卡”,立即剪碎!

看到下面这张卡

您能分辨出真假吗?

诈骗分子为了骗钱

又有了新套路!

而且这一次骗术的迷惑性

真的非常强!

警惕!假冒“精准扶贫银行卡”

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

近期

大兴区某银行向警方报送了一起

假冒银行卡诈骗的案件线索

不法分子瞄准老年人

以假银行卡设局

需特别警惕

有必要把骗子的手法

告诉家里老人!

案件回顾

近日

一名70岁老人持一张印有

“XX银行”“精准扶贫”标识的银行卡

如下图所示↓↓↓

到银行柜台查询“400余万元余额”

遂到银行查询确认

银行工作人员核查后发现

此卡为假卡

并无该卡相关账户信息

确认老人遭遇电信网络诈骗

原来

这张卡是一家陌生公司邮寄给老人的

对方声称这是“养老补贴专用卡”

可领取大额补贴

以“制卡费”“保费”为由

诱骗老人支付了1000余元

还套取了老人及其家人的信息

为了让老人信服

该公司通过一个虚假APP

向老人展示了卡内“400余万元余额”

及“金条、空调”等“赠品”

老人对此深信不疑

因此才有了到银行取钱的一幕!

  骗术特点

  1、伪造带有银行、政府项目标识的假冒银行卡,伪装成“补贴卡”“福利卡”。

  2、以“激活卡”“手续费”等名义索要费用。

  3、虚假APP配合假卡,虚构“余额”“赠品”增强可信度。

  4、借机套取个人信息,为后续诈骗铺路。

  警方提醒

  1.正规银行卡需本人到银行办理,陌生邮寄的“专用卡”多为假卡;

  2.凡是让先交钱才能用的“银行卡”,必是诈骗;

  3.遇可疑卡片,立即到银行核实或拨打110报警。

  (平安北京微信公众号)

wuguanghuicongxiaoxihaozuanyandianzishebei,benxiangdudianzileidezhuanye。kandaoxuexiaoyoufeijishejizhuanyehou,tagaibianlezhuyi——tajide,xinzhongguochenglichuqi,zhouenlaizonglichufang,zuyongdeshiwaiguofeiji,bujinyaohuafeiyouxiandewaihui,anquanwentiyelingrendanyou。“xuefeijisheji,jianglaikeyidangzongshejishi。”吴(wu)光(guang)辉(hui)从(cong)小(xiao)喜(xi)好(hao)钻(zuan)研(yan)电(dian)子(zi)设(she)备(bei),(,)本(ben)想(xiang)读(du)电(dian)子(zi)类(lei)的(de)专(zhuan)业(ye)。(。)看(kan)到(dao)学(xue)校(xiao)有(you)飞(fei)机(ji)设(she)计(ji)专(zhuan)业(ye)后(hou),(,)他(ta)改(gai)变(bian)了(le)主(zhu)意(yi)—(—)—(—)他(ta)记(ji)得(de),(,)新(xin)中(zhong)国(guo)成(cheng)立(li)初(chu)期(qi),(,)周(zhou)恩(en)来(lai)总(zong)理(li)出(chu)访(fang),(,)租(zu)用(yong)的(de)是(shi)外(wai)国(guo)飞(fei)机(ji),(,)不(bu)仅(jin)要(yao)花(hua)费(fei)有(you)限(xian)的(de)外(wai)汇(hui),(,)安(an)全(quan)问(wen)题(ti)也(ye)令(ling)人(ren)担(dan)忧(you)。(。)“(“)学(xue)飞(fei)机(ji)设(she)计(ji),(,)将(jiang)来(lai)可(ke)以(yi)当(dang)总(zong)设(she)计(ji)师(shi)。(。)”(”)

马斯克在中国的44小时

  国家安全工作要切实做好维护政治安全、提升网络数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水平、加快建设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、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等方面工作。

推荐内容

精彩推荐

产品推荐

10000元人民币只能在伦敦蜗居!?英国房价太夸张了!
¥
368.00
4.6分
王欣瑜首进大满贯强
¥
358.00
4.9分
在 618 期间,商家如何实现销量提升?
¥
3588.00
4.6分
世卫通报全球首例 H3N8 死亡病例
¥
5280.00起
4.5分
演唱会最终章
¥
3399.00
4.7分
坏妈妈
¥
578.00起
4.8分

最新评论

新程序